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2018-01-29 08:36:16 点击:
1.在工程中,将某种流体的热量以一定的传热方式传递给他种流体的设备,称为热交换器。
2.热交换器的分类:
1)按照材料来分:金属的,陶瓷的,塑料的,是摸的,玻璃的等等
2)按照温度状况来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热流大小以及在指定热交换区域内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传热面上的热流和温度都随时间改变。
3)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来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4)按照传送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
间壁式:热流体和冷流体间有一固体表面,一种流体恒在壁的一侧流动,而另一种流体恒在壁的他侧流动,两种流体不直接接触,热量通过壁面而进行传递。
混合式:这种热交换器内依靠热流体与冷流体的直接接触而进行传热。
蓄热式:其中也有固体壁面,但两种流体并非同时而是轮流的和壁面接触,当热流体流过时,把热量储蓄于壁内,壁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当冷流体流过时,壁面放出热量,壁的
温度逐渐降低,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1.Mc称为热容量,它的数字代表流体的温度没改变
1℃是所需的热量,用W表示。两种流体在热交换器内的温度变化与他们的热容量成反比;即热容量越大,流体温度变化越小。
2.W—对应单位温度变化产生的流动流体的能量存储速率。
3.平均温差指整个热交换器各处温差的平均值。
4.顺流和逆流情况下平均温差的区别:在顺流时,不论W1、W2值的大小如何,总有μ>0,
因而在热流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方向上,两流体间的温差△t总是不断降低;而对于逆流,
沿着热流体进口到出口方向上,当W1<W2时,μ>0,△t不断降低,当W1>W2时,μ<0,△
t不断升高。
5.P—冷流体的实际吸热量与最大可能的吸热量的比率,称为温度效率。(定义式P12)
物理意义:流体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升比,所以只能小于1。
6.R—冷流体的热容量与热流体的热容量之比。(定义式P12)
7.从φ值的大小可看出某种流动方式在给定工况下接近逆流的程度。除非处于降低壁温的目的,否则最好使φ>0.9,若φ<0.75就认为不合理。(P22 例1.1)
8.热交换器的最大可能的传热量Qmax,所谓Qmax是指一个面积为无穷大且其流体流量和进口温度与实际热交换器的流量和进口温度相同的逆流型热交换器所能达到的传热量的极限值。
9.实际传热量Q与最大可能传热量Qmax之比,称为传热有效度,以ε表示,即ε=Q/Qmax。
意义:以温度形式反映出热、冷流体可用热量被利用的程度。
10.根据ε的定义,它是一个无因次参数,一般小于1。其实用性在与:若已知ε及t1′、t2′时,就可很容易地由Q=εWmin(t1′-t2′)确定热交换器的实际传热量。
11.带翅片的管束,在管外侧流过的气体被限制在肋片之间形成各自独立的通道,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横向)不能自由运动,也就不可能自身进行混合,我们成在气体为非混合流。
2.热交换器的分类:
1)按照材料来分:金属的,陶瓷的,塑料的,是摸的,玻璃的等等
2)按照温度状况来分:温度工况稳定的热交换器,热流大小以及在指定热交换区域内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温度工况不稳定的热交换器,传热面上的热流和温度都随时间改变。
3)按照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流动方向来分:顺流式,逆流式,错流式,混流式
4)按照传送热量的方法来分: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
间壁式:热流体和冷流体间有一固体表面,一种流体恒在壁的一侧流动,而另一种流体恒在壁的他侧流动,两种流体不直接接触,热量通过壁面而进行传递。
混合式:这种热交换器内依靠热流体与冷流体的直接接触而进行传热。
蓄热式:其中也有固体壁面,但两种流体并非同时而是轮流的和壁面接触,当热流体流过时,把热量储蓄于壁内,壁的温度逐渐升高;而当冷流体流过时,壁面放出热量,壁的
温度逐渐降低,如此反复进行,以达到热交换的目的。
1.Mc称为热容量,它的数字代表流体的温度没改变
1℃是所需的热量,用W表示。两种流体在热交换器内的温度变化与他们的热容量成反比;即热容量越大,流体温度变化越小。
2.W—对应单位温度变化产生的流动流体的能量存储速率。
3.平均温差指整个热交换器各处温差的平均值。
4.顺流和逆流情况下平均温差的区别:在顺流时,不论W1、W2值的大小如何,总有μ>0,
因而在热流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方向上,两流体间的温差△t总是不断降低;而对于逆流,
沿着热流体进口到出口方向上,当W1<W2时,μ>0,△t不断降低,当W1>W2时,μ<0,△
t不断升高。
5.P—冷流体的实际吸热量与最大可能的吸热量的比率,称为温度效率。(定义式P12)
物理意义:流体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升比,所以只能小于1。
6.R—冷流体的热容量与热流体的热容量之比。(定义式P12)
7.从φ值的大小可看出某种流动方式在给定工况下接近逆流的程度。除非处于降低壁温的目的,否则最好使φ>0.9,若φ<0.75就认为不合理。(P22 例1.1)
8.热交换器的最大可能的传热量Qmax,所谓Qmax是指一个面积为无穷大且其流体流量和进口温度与实际热交换器的流量和进口温度相同的逆流型热交换器所能达到的传热量的极限值。
9.实际传热量Q与最大可能传热量Qmax之比,称为传热有效度,以ε表示,即ε=Q/Qmax。
意义:以温度形式反映出热、冷流体可用热量被利用的程度。
10.根据ε的定义,它是一个无因次参数,一般小于1。其实用性在与:若已知ε及t1′、t2′时,就可很容易地由Q=εWmin(t1′-t2′)确定热交换器的实际传热量。
11.带翅片的管束,在管外侧流过的气体被限制在肋片之间形成各自独立的通道,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横向)不能自由运动,也就不可能自身进行混合,我们成在气体为非混合流。
- 上一篇:翅片式换热器|换热制冷空调设备 [2018-01-29]
- 下一篇:福缘达空调蒸发器翅片排距与列距! [2018-01-26]